IMG_8973.JPG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~ 金英花

 

【大覺曰 :

    前輩有聰明之資。無安危之慮,如石門聰、棲賢舜二人者,可為戒矣。

    然則人生定業固難明辨,細詳其原,安得不知其為忽慢不思之過歟?

   故曰禍患藏於隱微,發於人之所忽。

   用是觀之,尤宜謹畏  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九峯集)   】

 

大覺懷璉禪師 曾這麼說:

古時高僧大德 ,耳聰目明,無論修行、學問、智慧 各方面都很好,

但是對日常生活上或安或危 沒有用心而發生一些問題。

像石門蘊聰禪師、棲賢舜禪師,可以為戒!   注意!

 

然而,人生在世間都有他過去生一定的業報,

過去生造的業因、今生要受一定的果報,這不是我們一般人所能明白的。

以兩位禪師的情況推敲,也許、當時用比較權巧變通的方法來應付,

不輕忽 怠慢 ,事情也許不至於這麼嚴重 ?!

 

因此 當知 災禍、患難,往往隱藏在不明顯的地方,

人一不注意、忽略了,災難就發生 。

以此觀察 ,更加需要謹慎 、有畏懼之心 ! 

不論辦事 或 做人,應當居安思危,時時多方考慮!

 

 

過去帝制時代 「官法如爐,不自由」

宋朝 元朝 明朝 常有出家人與官僚問題 "喬"不攏的情況 ,所以要應付也不簡單 。

明朝萬曆年間,憨山大師、紫伯大師都曾發生過這種情況,

紫伯大師還是在監獄中入滅呢?

 

 

IMG_8971.JPG

 

石門聰禪師 ~ 石門 蘊聰禪師

「石門」是寺名 ,在襄州谷隱山 ,谷隱山石門寺 !

蘊聰禪師住在石門寺的時候,因為他喜歡字畫,寺裡掛很多價值很高的字畫。

襄州太守去到寺裡 看到到處掛那麼多字畫,有幾幅 很中意,想要又不好意思說。

回去後,派使者來說,想要跟蘊聰禪師借幾幅 。

實際上 ,口說借,他是要 !  到手了 沒打算還的意思 !

 ~ 老虎借豬 ,豬都給老虎當點心吃掉了  哪有得還 !

蘊聰禪師知道他這一套 ,所以堅決「不借」。說: 我這些東西 不借出山門 。

太守震怒 把蘊聰禪師抓起來 監禁 修理,吃苦頭,過了一段時間 才放他回去 !

 

 

 棲賢舜 ~江西 盧山(棲賢山) 棲賢寺 曉舜禪師 

曉舜禪師住在棲賢寺的時候,寺的後山有很多可以做樑的大樹。

南康府知府到棲賢寺參觀,看到後就向曉舜禪師要求說:

   「你這後山這麼多參木,幾支給我建辦公所吧 ?」

曉舜禪師沒答應 說 :

「這使不得!這是公家的東西 不是私人的。

   若是私人的 可以給你,公家常住的東西 我不能作主給你 !」

無論知府怎麼要求 就是不給 。

知府一狀告到 仁宗皇帝那兒,下令叫他還俗 ! 

 

IMG_8974.JPG

 

【雲居舜和尚,字老夫,住廬山棲賢日,以郡守槐都官私忿罹橫逆,

   民其衣往京都訪大覺,至山陽(楚州也)阻雪旅邸。

   一夕有客攜二僕,破雪而至,見老夫如舊識。已而易衣拜於前。

  老夫問之,客曰: 昔在洞山,隨師荷擔之漢陽,幹僕宋榮也。

  老夫共語疇昔,客嗟嘆之久,凌晨備飯,贈白金五兩,仍喚一僕。

  客曰: 此兒來往京城數矣,道途間關備悉,師行固無慮乎。

  老夫由是得達輦下。推此益知其二人平昔所存矣。      (九峯集)    】

 

曉舜禪師(字老夫,人稱舜老夫)

晚年又回到江西雲居山住,所以 又稱 「雲居舜」。

禪師在棲賢寺的時候 得罪南康府郡守槐都官,遭到橫禍,被迫還俗。

只得往京城(河南開封府)請大覺懷璉禪師 (曾是曉舜禪師的學生) 幫忙,

            ~ 後來 經大覺禪師幫助 見到仁宗皇帝,才有機會回復出家身分!

從廬山棲賢 去 河南開封,要經過楚州 (現在江蘇 懷安)。

到楚州時 下大雪 只好投宿旅店

一天傍晚,有個客人帶兩個佣人也到旅店,來見曉舜師 ,很恭敬的頂禮!

老夫問 : 你為什麼會來這裡找我呢 ?

客人說: 我不是別人,您記得嗎? 以前您在洞山的時候 我曾經跟隨您。

            從洞山幫您挑東西挑到漢陽去,那個僕人就是我,我叫做宋榮 !

一經提醒 老夫也覺得似曾相識

兩人坐下來 談當時經過的情況 和 現在遭遇屈辱的事,宋榮也覺得很慨嘆。

第二天,宋榮在旅店準備素飯,請和尚用餐。拿了五兩銀供養曉舜和尚。

還留下一個僕人 陪同老夫一起上京城。

最終顯示曉舜和尚是一位大修行人,能感得龍天護法護持,平安到達開封府 !

化解困境 !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~ 摘錄自 2001年 會性法師 (客語) 禪林寶訓講記

 

 

 

 

       禪林寶訓 (ㄧ) 序

           禪林寶訓 (二) 道德篇 

            禪林寶訓(三) 勸學篇 

            禪林寶訓(四) 明教嵩和尚 利誠亂之始也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花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