參訪龍山寺的這一天是11/1 星期日 (農曆九月二十)
前一天(農曆九月十九) 正好是 觀世音菩薩的出家紀念日
主祀觀世音菩薩的內院 案前還擺放著許多鮮花和供品
鹿港龍山寺創建於明末清初 幾經遷移和整修 從日治時期一直完整保留至今
清朝時台灣共有五處著名的龍山寺 (淡水 萬華 鹿港 台南 鳳山 )
其中以鹿港龍山寺規模最大 ~佔地一千六百多坪 三進二院七開間的建築格局
現在是在台灣保存最完整的清朝建築物
也是少數具有高度藝術價值的傳統寺廟建築之一
擁有「台灣紫禁城」與「台灣藝術殿堂」的美名
進寺大門後 馬上看到有一個戲台 (用屏風隔著)
這天正好有南管的表演 ?練習?
道光11 年(1831 年)重修時在戲臺上面興建的「藻井」是台灣保存年代最久且最大的作品
傳說中 八卦藻井設在戲台上方 演戲時具有共鳴箱和擴音的效果
是說~ 現代人也許覺得藻井不夠力 又加了身歷聲的麥克風和音響喇叭 !? ^^
~演奏者腳上踏著骨董嗎?
要說骨董 ~
龍山寺到處都是寶
一磚一瓦 雕龍石柱 木匾對聯....... 都是歷史古蹟
~龍柱
還好現在有許多年輕學子 參與龍山寺的導覽解說
讓大家更深入認識龍山寺的歷史和建築
假日的鹿港小鎮 到處都是人潮
馬路塞車 又有神明遊街 真是熱鬧 !!
不愛人擠人的花媽
捨棄鹿港老街
買個鹿港施美玉名香
吃碗林明堂素食麵
快快閃人 ~
沒想到 ~ 過了大肚溪 物價竟如此親民
一碗乾麵配上一碗豆包湯 才33元 !!!!!!!!!!!!!!!!
50元有找的一餐 是哪個年代的事情啊 !?
咦~ 我們有穿越時空 上演"步步驚魂"了嗎 ?
拍攝日期 :2015/11/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