池上 大埔路上開滿九重葛的人家
我還有淚 可以祭奠 美與歲月
我還有淚 一點一滴 要還給江山 ~ 蔣 勳
因為美學大師 蔣勳先生 在池上穀倉藝術館舉辦 [ 蔣勳私藏展]
展期: 107/11/16 ~108/04/30(每周三 、四休館)
花媽特地坐火車來到池上
一探 蔣先生的文青歲月裡 藏了些甚麼秘密呢 ??
美的庫存其實是在精神極度空虛的時刻
一個讓你可以繼續生存下去的東西
是使生命繼續豐富、圓滿的東西 ~ 蔣勳
一下火車 花媽眼睛大亮
池上火車站 變得如此不一樣了 ~ 上一次開車到池上 火車站正在翻修 亂七八糟的
穀倉的在地文化概念 一個有溫度 有稻香味的車站
月台上有特殊的設計;
第二月台有一間三面擋風的小玻璃(?)屋 冬天躲避東北季風(一度誤以為是吸菸區)
第一月台還有四、五個 風車 ~ 看起來像似借力使力 ~ 轉強風為動力
整個火車站 都很特別
說是穀倉 倒更像個藝術館
一開始發起伯朗大道 ,
在伯朗大道入口 設計相框logo吸引觀光客拍照打卡的團隊
就像是 先覺者 ~ 預知3C 盛行 大家都喜歡網拍
先覺覺後覺
現在池上吸引一些年輕人回鄉 藝術家駐進 又充滿不一樣的氛圍
除了池上的米 便當
也展現出更多生命的美感
池上鎮上說大不大
花爸說 年輕人用11路車 到處走都可以
我們~不年輕~ 租了一部電動車 代步 兩小時200元
第一次騎電動車 不習慣它的靜悄悄
發動了 卻沒有摩托車的聲效 ,摸索幾次 熟悉了 時間也到了 time up ^^
騎電動車 開手機股哥妹ㄆ
先到大池豆包豆皮店報到 ~ 吃豆包配豆花 當午餐??
豆包花媽自己常煎來吃 不稀奇
純粹想一探網路名店是長怎樣
如此 而已
非假日的池上(大通)中山路上 人車稀少
藍天 白雲 很熱情
在這個路口轉彎
看到平交道
就是 一甲子的老穀倉轉身蛻變的藝術館
~ 台灣第一個結合民間資源 由[穀倉]改建而成的藝術館
台灣好基金會 慧眼獨具 讓一切的美好 在池上蔓延
春日午後 一場 美的邂逅
如同 田味家 那碗
醞開芝麻粉的
杏仁茶
滿滿的驚喜
和
飽足
雖然只是短短兩小時的停留
火車來回三小時
也 願意
還車後
衝 衝 跑進曬穀場手作坊
買米作的麵包 蛋糕
回去 繼續 迷 米一下
在我們的文化裡 有一個成語叫做 "隨遇而安"
就是你在不同的境遇當中去求一個安
這麼想的話
每一日 每一分 每一秒 其實都在修行
~蔣勳 ~